化身万千:开放的思想史mobi-epub-azw-pdf-txt-kindle电子书
书籍编码:3128
由于链接总是被和谐,需要本书电子版的朋友关注公众号:【互联网分享社区】(账号:hlwfxsq),首页回复数字3128 ,或者书名,自动弹出下载地址。
作者: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 编 / 王汎森 / 葛兆光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副标题: 开放的思想史
内容摘录
文学经典与昆曲雅化
郑培凯
一
我们经常听人家讲昆曲,赞誉昆曲是百戏之母,是百戏之祖。我要首先告诉大家,昆曲不是百戏之母,也不是百戏之祖,它是中国戏曲传统,在近千年的发展中,表现得最优美、最经典的戏曲形式,是其他地方戏各戏种学习的模范,所以我称之为“百戏之模”。从历史发展的脉络来看,模范是完美的典范,但不是一切的源头。
文化艺术的历史定位十分重要,因为定位之后,我们才知道文化艺术在历史进程中的意义,才知道它有什么贡献,才能够立足其上而创新。我们要知道,戏曲作为艺术,它在文明进程当中,到底有什么历史地位,到底如何推动了文明发展。人类文明讲到底,都是人创造的,不是原来就有的,不是古圣先贤预先赐予的。一万年以前,新石器时代开始以前,哪里有什么文明累积?人类祖先为了生存,打猎、采集果实,连农业都没有,却也发挥了聪明智慧,肇始了文明。这一万年的发展很不容易,也很不简单,我们祖先的生活环境十分艰难,却能一步一步从蛮荒中创造出文明,还逐渐发展了社会结构、哲学思想、文化娱乐(包括文学戏曲)。文明积淀就是这么一步一步来的。怎么定位戏曲在文明发展中的地位,其实是很重要的。戏曲演出是传统社会群众文娱的展现,是文化流动的场域,是精英阶层跟大众沟通的环节,是能够联系统治阶级与普罗大众的文化渠道。许多精英文化是通过戏曲舞台演出传递给大众,而群众的喜好也通过戏剧的流传反馈给上层精英。
那么,怎么定位昆曲呢?我说昆曲是最优雅的传统中国戏曲,是什么意思呢?最优雅又怎么样?意义在哪里?跟文明的关系是什么?这些都是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
我再次强调,昆曲不是百戏之母。第一,大家要知道什么叫“百戏”。百戏就是古代的文娱表演,从战国以来百戏包括的内容及其发展,其实就很明显。到今天为止,我们看到所有的戏曲,都有一些百戏的痕迹,如翻跟头、所有武打的东西、所有的杂耍,这在汉朝的时候就是娱乐表演的主要内容。我们从汉画像石、画像砖、陶塑的演艺人物以及壁画上,可以清楚看到各种各样的表演,什么跳丸、顶竿、吞刀、吐火、鱼龙曼衍、东海黄公之类,还有各种各样的舞蹈,如长袖舞、建鼓舞,都是经常表演的节目。文献记载与考古文物清楚展示了什么是汉朝的百戏。昆曲的发展是在16世纪以后,它怎么变成汉朝就有的百戏之母了?所以,百戏之母那个名称,颠倒了历史,是错的。
百戏怎么发展成后来具有规模的戏剧或者戏曲呢?这牵涉到中国戏剧起源的问题,涉及演艺发展的途径。我们知道中国戏曲一开始就有唱,这一点也不奇怪,因为咏唱与舞蹈是人类娱乐的本能,早在文明肇始就已出现。假如从百戏作为娱乐的角度来讲,既有杂耍,又有唱歌,又有一点戏剧调笑的花样,这是民间戏剧起源的明显现象。也有学者指出,戏剧与祭祀仪典有关,在远古的商周时期,已经有一些祭祀的仪式展现了舞蹈,可以说是戏剧的雏形。不过,祭祀舞蹈要表现隆重的祭祀典仪,是非常严肃的信仰表现,它跟百姓的日常经历所提炼出来的戏剧状况是不一样的,这也是中国祭神仪典的歌舞不曾发展出希腊式戏剧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