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阀mobi-epub-azw-pdf-txt-kindle电子书
书籍编码:3119
由于链接总是被和谐,需要本书电子版的朋友关注公众号:【互联网分享社区】(账号:hlwfxsq),首页回复数字3119 ,或者书名,自动弹出下载地址。
作者: 南朝
出版社: 台海出版社
出品方: 真故图书
出版年: 2023-7
内容摘录
第三章 衣冠南渡,深入江东
深入江东
永嘉元年(公元307年)七月十一日,西晋王朝的琅琊王司马睿带着自己的家眷、属官、私人护卫从徐州下邳出发,前往目的地建康。
陪在他身边的是王导、众多琅琊王氏族人,还有司马睿封地琅琊国的一千多户人家。《宋书·州郡志》载:晋乱,琅琊国人随元帝过江千余户。
那时候平均每户五到六人,算下来整个南渡队伍在六千人左右,还有各种家具、衣物,路上需要的粮食,甚至是家禽等,这样庞大的队伍最好是走水路。
他们出下邳城,进入泗水,往东南航行二百多里进入淮河,然后在淮河南岸的淮阴,也就是今天的淮安市往南拐,进入中渎水。
中渎水的前身是邗沟,世界上最早的运河之一,由春秋时期的吴王夫差开凿。位于江苏南部的吴国为了北上攻打山东半岛的齐国,就从长江北岸的扬州一路往北开凿运河,直到淮河南岸的淮阴。后来这段运河成为京杭大运河的南段,直到今天依然在发挥作用。
王导、司马睿等顺着邗沟往南航行三百里,就到了今日长江北岸的扬州市。他们在这里第一次见到了浩浩荡荡的长江。
那时候扬州江面宽达四十公里,波涛翻滚,犹如汪洋,是抵挡北方铁骑进入江南的天堑。曹丕即位后曾两度南征,到了扬州后也只能望洋兴叹:嗟呼!固天所以限南北也。
逃难的司马睿和王导眼见长江浩渺,不免心中凄凉。在他们身后,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而他们此番南渡,恐怕再无归期。
这种难以抑制的悲伤在当时人心中经常涌现。魏晋史研究大家唐长孺先生在《三至六世纪江南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中就曾总结道:东晋以前,长江流域的文化经济落后于中原,汉族士人南渡都属于万般无奈,很多士人过江时潸然泪下。
比如以清谈和美貌闻名当时的卫玠在渡江时就“形神惨悴”,忍不住对身边人说道:见此芒芒,不觉百端交集。他口中的“芒芒”指的正是浩渺苍茫的长江水面。
遥想王导、司马睿当时心境,恐怕也别无二致。
船队进入长江后,激烈的水流凶猛地拍打着航船,发出“砰砰”的巨响,但并没有阻挡他们往西逆流而上的决心。经过一个多月的航行,他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建康。
那是阴历九月初一,江南已进入深秋时节。空气中有明显的凉意,长江的风从北边刮来,裹挟着潮湿的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