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中的生死课mobi-epub-azw-pdf-txt-kindle电子书
书籍编码:3037
由于链接总是被和谐,需要本书电子版的朋友关注公众号:【互联网分享社区】(账号:hlwfxsq),首页回复数字3037 ,或者书名,自动弹出下载地址。
作者: 陆晓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22-11
内容摘录
在波伏瓦的咖啡桌边聊聊人无不死
别尔嘉耶夫/生命是高尚的,这只是因为在其中有死亡,有终点,这个终点证明,人的使命是另外的一种更高的生命。假如没有死亡和终点,那么生命就将是卑鄙的,就将是无意义的。
谢利·卡根/死亡是一件好事,它让我们避免了永生这种不招人待见的命运。
“我坐在双偶咖啡馆内,眼睛瞪着咖啡桌上的白纸……我感觉得到我的手指蠢蠢欲动,我需要写作……其实我想写我自己,第一个升起的念头是:作为女性自身的意义是什么?”
如果我告诉你是谁的手指“蠢蠢欲动”,你一定会猜出那手写出的是
什么书。
西蒙娜·德·波伏瓦。
没错,是《第二性》。
不过,波伏瓦,我来咖啡馆与其说是来觅《第二性》之踪,不如说是来寻《人都是要死的》之味,它的读者应该比《第二性》少多了,偏偏我是其中一个。
旅游旺季,正午时分,花神咖啡馆居然闭门谢客。我们径直来到双偶,找了个僻静的角落落座。人不太多。隔着几张桌子,一位优雅的女士在咖啡桌上堆了几本书,还不时低下头去,看动作像是在写作。
在双偶咖啡馆里阅读、写作的女人
吃饱喝足了,我才发现我旁边就是萨特、波伏瓦常坐的位置,他们的名字现在被刻在了铭牌上。墙上还有波伏瓦正在写作的照片,黑白的,人很小,猛一看有点像个男人。
读这部小说时我32岁,刚刚经历了一场小小的冲击:
那个初夏的早上,我穿了一袭浅绿长裙去上班,那是用妈妈从欧洲带回的一块布料做的。刚走进办公室,电话铃声响起,医院让我马上办住院手续,准备手术。
跨进病房时,我觉得病友们看我的眼神有点异样。开始,我以为是我的裙子太扎眼了,毕竟那是80年代中期,中国改革开放不久,人们的生活还很“朴素”。等发现她们床前的卡片上都写着“cancer”(癌症)时,我才理解了她们看我的眼神中,包含着惊诧、惋惜与同情。
是,我还太年轻了,但同屋还有比我更年轻的。病友小孙,28岁,漂亮温柔,据说丈夫家暴,对她十分恶劣,结果后来她成了病友中第一个离世的。而我,因为不是“cancer”,在那次惊吓之后又多活了32年不止。
那么,如果你今天问我,是否还想再活32年,是否希望活过百岁,甚至活得更久,我会很坚决地告诉你:谢了吧,我可不想成为福斯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