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电影:历史与思想mobi-epub-azw-pdf-txt-kindle电子书
书籍编码:2983
由于链接总是被和谐,需要本书电子版的朋友关注公众号:【互联网分享社区】(账号:hlwfxsq),首页回复数字2983 ,或者书名,自动弹出下载地址。
作者: 埃兰·卡普兰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历史与思想
出版年: 2022-10
内容摘录
第四章 后犹太复国主义状态
前三章描述了以色列文化和社会的变化,以及以色列电影反映和揭示这些变化的方式:如果说要求个人为国家集体做出牺牲的思想支配了建国前的犹太复国主义社会和年轻的以色列社会,那么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以色列人和艺术家以更为明显的方式挑战集体主义思想,批评其压迫性,试图将个人从国家集体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早期的以色列人忙于建立一个区域性帝国。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的创作表明,国家计划对其成员来说是一个无法承受的负担。但国家计划仍然压倒一切,有时甚至是咄咄逼人的。从乌里·佐哈尔到伊兰·瑞克利斯等导演都质疑犹太复国主义思想的核心原则,但他们也被其吞噬。到了20世纪90年代,许多导演不再关心揭露犹太复国主义思想的局限性,对越来越多的以色列人来说,建国思想是过去的残余,与他们的日常经历不再相关,顶多被拿来效仿罢了。
到20世纪90年代,在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自由市场和国有经济之间的斗争中,个人主义和市场明显占了上风。1977年利库德集团上台后,推行了一系列经济改革,取消了各种市场监管,降低了许多消费品的进口关税。这些改革之后是一段恶性通货膨胀时期,然后20世纪80年代中期又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以色列经济走上私有化和放松管制的道路。 [1] 奥兹·阿尔莫格描述了这种方式下以色列经历的变化:“以色列成为一个开放的市场经济体,金钱和利润受到高度重视,过去的奢侈品迅速成为大众消费品。” [2] 随着私有化和管制的放松,原本提供了社会网络和身份认同的国家,在对马克思主义者旧格言的讽刺性扭曲中开始消亡。 [3]
斯拉热沃·齐泽克将20世纪90年代,或者更准确地说从1989年柏林墙倒塌开始,到“9·11”恐怖袭击的时期称为“快乐的90年代”:“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的‘历史的终结’梦想认为自由民主原则上已经胜利,无须求索。一个全球性的自由的国际社会的到来就在眼前,对这样一个超好莱坞式的幸福结局来说,障碍仅仅是偶然的。” [4] 20世纪90年代以色列经历了来自苏联的大规模移民潮,其中许多移民是高技能劳动力,高科技的繁荣壮大了以色列经济并帮助其融入跨国企业带来的经济全球化,和平进程一段时间内促成了阿拉伯和以色列的停火。1979年,以色列与埃及签署了一项和平协议。然后在第一次海湾战争后,当美国霸权达到顶峰时,以色列与包括巴勒斯坦在内的其他邻国进行了和平谈判。1993年的《奥斯陆协议》中,以色列直接与巴解组织进行谈判,促成了巴勒斯坦权力机构的成立。有一段时间,似乎结束这场定义了以色列几十年经验的冲突指日可待,随着冲突的结束,将以色列经验定义为指导原则或反抗对象的意识形态可能会随着冲突的结束而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