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之巅(套装全三册)mobi-epub-azw-pdf-txt-kindle电子书

书籍编码:2941
由于链接总是被和谐,需要本书电子版的朋友关注公众号:【互联网分享社区】(账号:hlwfxsq),首页回复数字2941 ,或者书名,自动弹出下载地址。

唐诗之巅(套装全三册)mobi-epub-azw-pdf-txt-kindle电子书插图

 

书名:唐诗之巅(套装全三册)

作者:朱琦

出版时间:2023-05-01

内容摘录

弹剑作歌
初到长安 拔剑四顾心茫然
开元十八年(730年)李白三十岁,到了孔子所说的“而立之年”。建功立业的梦想更加迫切了,他离开安陆,走进京城长安。

李白二十四岁出蜀远行,雄心勃勃,为什么没有早点儿来长安?比李白早四十多年出生的同乡陈子昂,当年一出三峡就直奔长安。李白很敬仰陈子昂,他们少年时都是慷慨任侠,离开蜀地的时候也都是心怀大志,但李白出三峡后并未直奔长安,而是一路往东,从长江中游到长江下游,从荆楚到吴越,到处游历。

李白和陈子昂都有远大的政治抱负,走的却是完全不同的从政之路。唐朝以科举考试选拔人才,陈子昂选择的正是这条读书人从政入仕最现实的途径。科举考试分作好几科,其中进士科是最热门也最有前途的,但每年录取的人数很少,唐朝有“五十少进士”的谚语,意思是五十岁能考上进士就算是少年得志了。陈子昂要考的是进士科,目标很明确,他一出三峡就北上长安,进入当时的最高学府国子监学习,第二年参加科举考试。落第后他回乡苦读,三年后再次应试,再次落第。又过了两三年,终于榜上有名,进士及第。李白呢,却似乎从未想过走科举之路,一方面因为他是商人之子,没有参加科举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因为他狂放不羁,自视甚高,不屑于把人生的大好时光都消耗在循规蹈矩的科举考试上。他选择的其实是一条更艰难的从政之路,那就是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的:他要遨游名山,结交名士,访道求仙,纵横任侠,直到名满天下,天子相招。在他的青春壮游中,放情山水的快意,学仙访道的梦幻,行侠仗义的豪迈,隐士风流的潇洒,不但兼而有之,而且都被他的生命力、激情和自信所点燃,比常人加倍的强烈。尽管如此,还有一种始终不变的更强烈的热望,那就是李白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说的“奋其智能,愿为辅弼”,建功立业。

扬州落魄之后,李白在安陆结婚安家,曾经向前后两位安州长史——李长史和裴长史,写了求荐信。求荐信在过去叫作干谒文,古代读书人为仕途顺畅,往

往少不了要写干谒诗、干谒文,唐代尤其盛行干谒之风。安州的级别相当于现在的地市级,长史只是幕僚性质的官员,相当于今天的秘书长。两位安州长史的官衔并不高,但对于当时的安州布衣李白来说,已是高高在上了。李白的干谒文写得剖肝沥胆,谦卑之辞中,夹杂着按捺不住的傲岸之气。《上安州裴长史书》写到最后,干脆说,如果裴长史不能谅解他,接纳他,他将西入长安,一览大唐国风,鸿鹄高飞。

看来裴长史并没有厚遇李白,写下这篇干谒文不久,李白就北上长安了。心雄万夫却是一介布衣,天才过人却无人赏识,本来期待着在天子相招下走进九重城阙,现在却找不到任何施展抱负的机会,第一次入长安的李白,心境百般复杂,少不了亢奋和自负,也少不了茫然和感伤。

当时的长安城人口逾百万,不但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国际大都会,而且是最开放的城市之一。初唐诗人卢照邻,以《长安古意》长篇描述了长安的繁华、富庶与美好,但也暴露了高门权贵的骄奢淫逸和相互倾轧。开首四句是:“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长安城大道连着小巷,四通八达的路上到处是香车宝马。玉辇奔驰,出入于公主府第,金鞭络绎不绝,往来于王侯之家。比起卢照邻,李白晚来长安半个世纪,这时候唐王朝已经立国百余年,表面上看正处于极盛之时,长安城愈显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