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记mobi-epub-azw-pdf-txt-kindle电子书

书籍编码:2912
由于链接总是被和谐,需要本书电子版的朋友关注公众号:【互联网分享社区】(账号:hlwfxsq),首页回复数字2912 ,或者书名,自动弹出下载地址。

武汉城记mobi-epub-azw-pdf-txt-kindle电子书插图

 

 

作者: 许颖 / 丁援
副标题: 我们共同的历史与遗产(1860-1959)

内容摘录

第一节
近代以前的武汉三镇
距今18亿—2亿年前,武汉所在的中国中部,曾是一片汪洋大海——扬子海。20世纪70年代,考古学家在汉阳锅顶山上发现了一种没有下巴的古生物化石,它被称为“汉阳鱼”。渐渐地,海洋随岁月流逝而退去。距今1.5亿—1亿年前,地壳运动造就了龟山、小龟山、蛇山等山峰,又经过距今约7 000万年前的地壳运动,如今武汉山川相缪、湖陆相间的地理格局正式形成。

1999年,在武汉市汉南区纱帽山的长江之畔,汉南区环保局干部毛凑元捡到了一具头盖骨。经过专家考察和检验,该头盖骨属于一位生活在距今5万—1万年前的25~35岁的女性,她被命名为“汉阳人”,为晚期智人类型,与四川资阳人、北京山顶洞人年代相近。汉阳人头盖骨的发现,佐证了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这一事实。

《战国策·魏策》云:“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洞庭之水。”鄱阳湖与洞庭湖之间的江汉之地,在传说时代是“三苗”所居住的地方。尧舜禹时代,三苗曾不服尧禅让给舜,欲北上抗击。舜在晚年亲征三苗,本人也死于征途。禹后来征伐三苗,最终将其打败,把江汉地区纳入了夏王朝的版图。在那个洪水汤汤的时代,舜和禹都在江汉平原上留下了治水的传说。如今,荆州南纪门外,还存有相传禹“堵水”用的“息壤”,而禹疏江导汉,更使“江汉朝宗”的故事传诵至今,并在如今的汉阳地区留下了禹功矶、禹稷行宫、禹柏、禹碑等大量文化遗产。

让武汉能够真正称得上“城市”的,应该是距今约3 500年前的盘龙城(彩图1)。根据考古发现,盘龙城是一个集政治、军事、经济三位一体的早商时期长江中游地区的中心城市。盘龙城是长江流域最早的商代城邑,是武汉的城市之根。

西周时期,周成王在汉江流域分封了不少姬姓的侯国和伯国,称为“汉阳诸姬”,又在鄂西北的山区封楚人熊绎为子爵。大约150年后,熊渠将楚人的势力范围扩大到了今天武汉的江南地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到春秋时期,楚人的势力范围拓展到了如今的汉口、汉阳地区,也慢慢控制了整个江汉平原。两周时期,在如今武汉的周边地区,曾经存在过一批封国,留下了多个城市遗址。但当时的城市范围尚未发展到如今武汉中心城区的位置,城市的功能也以军事为主。武汉最早的城市建制,要到西汉时期才正式开始出现。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正式建立了郡县制度。在全国的36郡中,武汉属于南郡,其治所在江陵,即今天的荆州。汉高祖六年(前201年)从南郡中析出江夏郡,包括湖北中东部与河南东南部的14个县。与今武汉相关的,是西陵县、邾县、沙羡县、鄂县4县。其中,沙羡县位于今武汉江夏区金口镇,其名得之甚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50年左右。沙羡县的设立也是武汉城内第一次设立县级行政机构,标志着武汉正式纳入了国家行政建制的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