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画的真性丛书(套装全16册)mobi-epub-azw-pdf-txt-kindle电子书

书籍编码:2853
由于链接总是被和谐,需要本书电子版的朋友关注公众号:【互联网分享社区】(账号:hlwfxsq),首页回复数字2853 ,或者书名,自动弹出下载地址。

文人画的真性丛书(套装全16册)mobi-epub-azw-pdf-txt-kindle电子书插图

 

 

内容介绍

文人画的真性”(十六册)是研究中国传统绘画的一套书,通过研究元明以来十六位画家,探讨支配文人画发展的根本因素——文人画的真性问题。全书文笔雅致、思虑深远,深具可读性。

  • 文人画的真性:别无归处是归处——吴镇的“渔父”画题
  • 文人画的真性:源上桃花无处无——倪瓒的空间创造
  • 文人画的真性:十指间的娉婷——陈洪绶的高古画境
  • 文人画的真性:总在微茫惨淡处——恽寿平绘画的“乱”相
  • 文人画的真性:江花随我开——石涛绘画的“躁”
  • 文人画的真性:一枝瘦骨写空山——金农画的金石气
  • 文人画的真性:温暖的溪岸 沈周画的平和智慧
  • 文人画的真性:平常心即道 文徵明画的浅近趣味
  • 文人画的真性:乞儿唱莲花落 唐寅的视觉典故
  • 文人画的真性:澹若秋江影 陈道复画的“幻”境
  • 文人画的真性:道在戏谑 徐渭的“墨戏”
  • 文人画的真性:四天无遮 董其昌画的空相
  • 文人画的真性:忽有山河大地 龚贤笔下的“荒原”
  • 文人画的真性:世界莲花里 八大山人的“涉事”哲学
  • 文人画的真性:思清格老 吴历绘画的“老”格
内容摘录

一、落花下的感伤
沈周画中的平和,注入的是他生命的忧伤。没有忧伤,就没有沈周的平和。

说沈周的“平和”,并非因他性格和易,他的画风就平和起来;并非他的身世无大波澜,他的画也因此云淡风轻。沈周的生活道路少有大起大落的冲撞,他的家境虽谈不上富有,但也勉强可以生存,一生未官,性情恬淡,省却江湖中的浮沉所带来的冲击。但我们不能因此认为,他的日子过得较顺利,他的画风也就和顺起来。如果这样理解沈周的平和,那就不是平和,而是“闲适”了,他的画成了闲来无事的随意涂抹。这不符合沈周艺术的特点。

沈周以平和为绘画的最高理想境界,是因为他感到脆弱的人生实在太不平和。

在中国文人画史上,沈周是个特别的人,他以一介平民,成为吴中风雅的代表,衣被后人,洵为文人之懿范。其绘画地位在明代中期以后堪与元四家相比,甚至有人将其与大痴并列(如钱牧村)。沈周的创造力量,主要源于他在儒道禅哲学滋育下形成的深厚修养和生命智慧。 [1] 沈周身上体现出中国历史后期发展中士人推崇的一些精神气质:轻视物质,重视人间温情,亲和世界,乃至于一草一

木,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典雅细腻的生活中感受世界的美。沈周是具有独特“人文精神”的艺术家。

文人画家一般都重视萧然物外之趣,而在沈周身上却彰显出文人画的另外一面:亲和生活。

读沈周的诗文集,使我大为吃惊的是,他的文字好像是被泪水浸泡过的,这里有无尽的忧伤,主要不是由具体的人事变化所带来,多为一些“莫名的忧伤”——一个脆弱的生命偶然被推向人间、独临西风萧瑟的悲伤。这位悠然的艺术家,其实是一位感伤的诗人。友人说他“和易近物”,但在平和的外表下,却有激烈的情感冲荡;其艺术悠然的调子里,常常杂入沉重的色彩。他吟道:“盛时忽忽到衰时,一一芳枝变丑枝。感旧最关前度客,怆亡休唱后庭词。春如不谢春无度,天使长开天亦私。莫怪流连三十咏,老夫伤处少人知。” [2] 他不为人知的“伤处”,是其艺术的发动机,也是他平和艺术哲学的内在支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