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巴托罗缪大屠杀mobi-epub-azw-pdf-txt-kindle电子书
书籍编码:2840
由于链接总是被和谐,需要本书电子版的朋友关注公众号:【互联网分享社区】(账号:hlwfxsq),首页回复数字2840 ,或者书名,自动弹出下载地址。
作者: [法]阿莱特·茹阿纳
内容摘录
上篇 脆弱的和解
第一章 疑云笼罩的1570年和平协议
若要弄清1572年8月一系列悲剧事件的起源,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三次伤亡惨重的内战之后,于1570年8月8日签署的圣日耳曼和平协议之背景。圣日耳曼敕令标志着和平协议正式生效,它赋予新教徒进行宗教活动的有限自由:新教徒仅被允许在规定场所举行宗教仪式,包括1570年8月1日之前确定的地点,以及构成法兰西王国的12个地方总督辖区中每个总督辖区的两座城市的市郊——共24座城市,敕令中列出了城市名称。此外,拥有高等司法权的领主可以在自己家中举行宗教仪式,其家人以及数量不超过十人的“朋友”可以参加仪式。这些规定虽然是对1562年1月、1563年3月与1568年3月敕令内容的重申与修改,但是,圣日耳曼敕令也包含一处重大创新。敕令条款自第一条起就呼吁人们忘记过去:
愿自我们的王国出现动乱以来的一切事情都像从未发生过一样,对它们的记忆都能借此机会得以消散、平息。任何个人、公务人员以及总检察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得提及上述事情,也不得在任何法庭中进行诉讼或追究。Édits des guerres de Religion, éd. André Stegmann, Paris, Vrin, 1979,p.69. 1563年3月的昂布瓦斯谏令和1568年3月的隆瑞莫谏令的结束部分删去了“主动遗忘”和“像兄弟、朋友和国民同胞一样”和解的段落(ibid.,p. 36 et 57)。另请参阅Mark Greengrass,《Amnistie et oubliance:un discours politique autour des édits de pacification pendant les guerres de Religion》,in Paul Mironneau et Isabelle Péray-Clottes(éd.),Paix des armes, paix des ântes, Paris, Imprimerie nationale,2000,p. 113-123。
若要遗忘过去,法国人民需要的是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精神:他们需要主动忘却冤冤相报的战争,并且把它们当作从未发生过一样。这对于法国人而言,在某种意义上就像顺着时间之流回溯而上,回到暴力突然出现的那一决定性时刻,然后以此为起点,重新书写他们的历史,避免一切破坏和平的事件发生。敕令第二条向法国人提出了今后指引他们的目标:“像兄弟、朋友、国民同胞一样和平地共同生活在一起。”这一条款建议,维系法国人的世俗桥梁——国民性——应当至少暂时超越宗教教派的团结。圣日耳曼敕令此条款所体现的思想是前任司法大臣米歇尔·德·洛比塔尔在16世纪60年代初的一次发言中隐晦地提到的观念,即天主教徒与新教徒和平共处的前提是将政治与宗教区别开来(但并不意味着二者分离)。这一区分为双方提供了相互接受对方的世俗依据。1562年1月3日,在圣日尔曼召开的全国法院代表大会上,米歇尔·德·洛比塔尔提出将国民的身份与天主教徒的身份区别开来(Michel de L’Hospital,Œuvres complètes, éd. Pierre Joseph Spiridion Duféy, Paris, A. Boulland, 1824-1826, t.I,p. 452)。但是,这种对政治和宗教层面的区别仅仅是“为了使前者更好地为后者服务”(Loris Petris, La Plume et la Tribune. Michel de L’Hospital et ses discours, 1559-1562, Genève, Droz, 2002, p. 311)。